地址:上海市东宝兴路440号

电话:021-5662 9474

E-Mail:hj@hujiangedu.com

教育前沿
尹后庆:“课程德育”是加强德育的重要路径
发布时间:2019-01-22 16:14:48  来源:上海教育  点击:5013

文︱国家督学、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    尹后庆

 

 

    在深化课程改革中,开展中小学“课程德育”的研究与实践非常重要。“课程德育”是基础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和国家需要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、面对如何立德树人的回应。  

 
  当今学生成长于多元化环境,身处全球化背景,价值观受到冲击,思想更加自由,价值追求更加多元,个性特点更加明显。德育要尊重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,改变重理论知识传授、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、忽视德育实效的现状。立德树人,以德为先,只有筑牢思想道德根基,才能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、社会发展进步、国家长治久安。
 
 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德育工作,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。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、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学生头脑,是各类各门课程亟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。

  要真正将德育落到实处,应最大限度发挥所有课程的德育功能,实现从“德育课程”到“课程德育”的迈进。


  一是要达成对“课程德育”科学内涵的共识。“课程德育”是指各类各门课程立足于人的培养,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,以课程本体认识为突破口,揭示其中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精神,同时融入体现时代特征的德育内容,体现纵贯横通,实现德智融合,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

  学校要把“课程德育”纳入整体规划和年度课程计划中,系统规划各学段的纵向内容序列,并在不同类型课程和不同学科之间形成横向内容架构。所有教师要成为德育工作者,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推进“课程德育”。

  二是理清“课程德育”内在机理。每一门课程学习都有独特的德育价值。重点在于以课程本体为突破口,明确课程德育功能,彰显德育价值,发掘德育内容,体现德智融合,揭示“课程德育”的内在机理。通过文化学习和实践体验,学生获得智力发展和道德成长的统一,知识学习和实践方法的统一,综合素养不断提升。

  每门课程教学都对学生的德性成长具有独特作用,也具有独特的德育价值。课程的德育价值具有课程本质属性、国际性、地域性、时代性、学段性、主体性等特点。课程德育价值的确定非常复杂,一方面要了解国际、国内教育改革趋势,另一方面要了解现状和当代青少年所应具备的素养。
 

  三是构建“课程德育”目标序列。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育思想、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,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,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。明晰课程标准、教材与德育内容的衔接,通过对课程标准、教材中德育因素分析以及关联度分析,以“政治认同、国家意识、文化自信、人格养成”为目标,研究从学科课程标准、教材内容中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,根据学段特征和课程特点,构建各类各门课程德育目标序列。

  四是创新“课程德育”实施方式。“课程德育”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传授德育知识,而在于使德育内化于心,外践于行,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、行为习惯和思辨能力。以“情境濡染、启智润德、践行内化”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德育实施方式体现在:发掘课程中的德育价值,捕捉教材及学习生活中的德育素材,将课程内容置于社会生活情境中,产生濡染之效应;以思想方法在课程内容和德育之间架构桥梁,在启迪智慧的同时启蒙理性、培养美善,产生润德之效应;采用小组学习、体验感悟、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,在多感官并用中体悟践行,产生内化之效应。在共性特征的基础上,各学习领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实施方式。
 

  要继续深化“课程德育”实践方式的研究,并致力于“课程德育”评价的研究,通过研制评价工具、评价标准,构建体现学段差异的表现性目标体系,将顶层德育内容体系转化为可测量的学段德育目标,关注评价的特征和原则、视角和内容、形式和方法,从而使评价充分展现其激励效应,进一步完善德育方式,提升德育水平。
 
 
本文原载于《上海教育》杂志2019年1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