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址:上海市东宝兴路440号

电话:021-5662 9474

E-Mail:hj@hujiangedu.com

教育前沿
《人民教育》专访于漪老师:“教育就是要彰显人内心的美德”(二)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
发布时间:2019-01-02 13:32:26  来源:人民教育  点击:1165

      在12月18日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,于漪老师被授予“改革先锋”荣誉称号。她被誉为“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”、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和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。我们注意到,在诸多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留言中,广大一线基础教育工作者为此欢欣鼓舞,由衷敬佩。

《人民教育》对于漪老师的深度采访,让我们一起聆听于漪老师对教育的思考

《人民教育》:一直以来,您都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世界,提升人的思想境界,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,现在的学生面临着价值多元、信息爆炸的复杂环境,以及升学就业的压力,您认为教育应该如何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?

于漪:我之所以一直强调“精神成长”,是因为我们培养的孩子一定要身心健康,不管他做什么工作,他应该以这个工作为快乐、为幸福。

      每个人都有“两个世界”。一个是物质的、生理的。每个孩子生命力都很旺盛,做教师这么多年不难发现,小孩子每个月都是不一样的,大一个月小一个月差别很大。小学生刚刚入学的时候就那么一点点,到小学毕业时长高了;高一进来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,比较矮,坐在第一排,一米五几,但到高三的时候,我要仰着头跟他说话,已经长到一米七几啦。人的可贵就在于,有这种我们看得到的生命力。

 

      但是更难的是在于人的另一个世界——精神世界的成长、心灵的滋养和成长古今中外,说到教育的本质都是讲的精神世界。中国人讲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,讲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”。教育就是要彰显人内心的美德。人是进化来的,还有兽性的遗留。如果不加以教育,各种野蛮、疯狂的兽性就没有遏制。一个人求学的道路、人生的道路,是在“明明德”,是在彰显人内心的美德,要不断地自我修炼,以“止于至善”。教育是求真求善的,陶行知先生也说: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。”

 

     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有很大篇幅讲教育。他曾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话说:“教育是从一个洞穴中把囚徒的灵魂引出来往上升,达到真实之境界。”他这个比喻很深刻。人在没有接触教育的时候是蒙昧的、昏暗的,就好像被关在一个洞里,教育就是把他的灵魂引出来、往上升,达到真实之境。

 

      现在是21世纪,教育的本质没有变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、第二次世界大战,他的同辈、学生有的是残害者,有的被杀害。在他晚年,他领悟到将来拯救世界、拯救人类的是东方文化,尤其是中国文化。汤因比在与日本哲学家池田大作谈21世纪教育的时候说,教育不能停留在功利的阶段,我们教育的毛病就在于停留在浅层次的、功利的教育价值观上,人还应该有一种心灵的富有。

 

      现在的家长不管有没有文化,都非常重视教育,因为他知道孩子不读书将来无法生活。所以教育不是没有功利,它必然有功利的一面。因为孩子接受教育,学到科学文化,他才有生存发展的本领,这是没有错的。但是,不能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教育价值观上,教育还有深层次的价值观,那就是人格的完善、情操的优美,还要掌握很强的科学技术能力。教育是要塑造一个完善人格、健康体魄的人, 孩子长大还要有建设祖国的真本领。

 

      教育是对人的心灵的滋养,是精神世界的建设、精神世界的发展。因此,它的难度很大。它不像生产一个产品,你看得见,哪里不合格,你可以改进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,新时代教师的任务是塑造灵魂,塑造生命,塑造新人。这谈的就是人精神世界的建设。精神世界的建设属于高难度,因为我们对“精神世界的整体”缺乏清晰的认识,只看到了精神世界的某一个部分。科学文化当然属于精神世界,但又不完全是。精神世界是非常丰满的,教育说到底是人格的完善、情操的优美,要有文化素养,要有专业能力。现在,精神世界这个整体的一部分特别得到了重视,一部分又被忽视了,因此教育就存在“重术轻人”的缺陷。人的生存发展当然要有技能和本领,但是你为谁服务,你怎样服务,你工作到什么水平了,这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。

 

    其实,我们的教育应该具有理性价值。我们的终极价值是培养人,是要培养中华民族的后代,炎黄子孙的后代。

 

      中国的教育是非常讲究终极价值的,整个中国的教育文化讲究的就是“读书、做人”。中国的教育与“做人”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。读书是要“明理”,是要清除愚昧、脱离愚昧,要明做人的道理,明报效国家之理。文天祥说:“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!”中国传统的教育里,一个人读书一定要“明理”。

 

      这些年来,我们没有平衡好“道”与“术”的关系。我认为,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“滴灌生命之魂”,是给人打基础的。“生命之魂”是什么?一个是德性,一个是智性,而且就是靠平时的耳濡目染、潜移默化。“智性”要靠学习科学文化脱离愚昧,“德性”就是你要懂得做人的底线,懂得做人要区别于动物,有其根本的东西。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都在谈做人。儒家讲“仁而爱人”,就是你做人心中一定要有别人。季羡林先生说,什么是好人?遇到事情60%想到别人就是“好人”。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成为“好人”。何止60%,应该更多!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?你把你自己融入到人民当中,与人民成为一体,这样你就是“大好人”。

 

     我们不排斥技术目标,但是技术目标是没有办法代替做人目标的我们当然要学习科学文化,当然要有真本领,但是我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,一定要“滴灌”做人的道理。在孩子心中播撒知识的良种的同时,还要撒播做人的良知。

 

      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,必须紧扣你的知识传授、智力发展、能力培养,同时播撒做人的良知。而且,播撒做人的良知,讲大道理没有用。精神世界建设就是靠“水滴石穿”一点一点建设,真的是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,如果有这样一个精神世界的建设,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,工作岗位在国内还是国外,走到哪里都有一颗爱国心,知道“这是你的祖国”,知道“根在哪里,走向何方”。